徐冰师生展亮相诚品生活苏州

发布时间:2017-11-13

11月11日,“雁渡寒潭不留影——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作品展”在诚品生活苏州开幕。作为诚品生活苏州开业二周年庆活动,展览邀请了著名版画家、艺术家徐冰和他的15位学生,联合展示了26组各自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和影像等多种表现手法,诠释了师生间的“心有灵犀”。借由展览出发,活动还延伸规划了4场现场对话,8位艺术家将从不同角度畅谈艺术心得与人生感悟。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7日。开幕当天,徐冰还与著名艺术史学者尹吉男做客“诚品艺术大讲堂”,以“心有灵犀”为主题进行对谈。 


徐冰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在逾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呈现出持续的创造力,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也曾受邀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因其在书法创作及版画方面的成就,徐冰获颁被称为艺术界“诺贝尔”的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麦克·阿瑟奖,他也是该奖项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获奖者。 


此次展览展出了徐冰创作生涯中大多数与“书”相关的作品,时间跨度逾40年。在作品中,徐冰的文字艺术创作自有其生命,始终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持续生长。徐冰的第一件成名作《天书》始于1987年,《天书》以汉字为型,拉丁文为体,结合创造了近四千多个“伪汉字”,并采用活字印刷的方式按宋版书制作成册和几十米长卷,包括徐冰本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从中读出任何内容。2012年,徐冰又一件艺术作品《地书》出版,《地书》是一本可阅读的小说,由一整套“标识语言”写成,描述了一名普通白领“黑先生”在一天24小时内的生活,书里有标点,但没有文字,取代文字的是图形、logo、标示、情感符号等,它们全部来自于世界各地真实使用的符号。 


在徐冰看来:艺术面前,人人平等,艺术超越了地域文化和教育等级。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对文明发展至今的探索、思考和反省,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语言传递想法,而艺术的责任则是把人们带到新的地方。“人们对文字的认知大部分是工具和功能的层面,而我更喜欢文字的非功用性部分,这部分有更强的文化象征性和文化的内涵。” 


禅语“雁渡寒潭不留影”主张人不要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幻想所困扰,最重要的是珍惜当下,而这也是徐冰坚持的人生态度。徐冰的艺术教学、创作实践以及人生态度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此次师生联展更像是一个课堂,徐冰师生透过作品形态进行对话,诠释师生间“心有灵犀”的真正内涵。

编辑 严春霞 摄影 吴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