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芭欧巡展现“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8-01-02

“苏州芭蕾舞团带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太美了!虽然讲的是西方爱情故事,但舞剧中融入了扇子、京剧脸谱等中国元素,给人的感觉既新奇又浪漫,非常有新意。”在芭蕾的发源地欧洲,观众不吝对苏芭的赞许之词,同时对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舞团怀抱着殷切的期许,希望它有朝一日能走上更大的世界舞台。 

今年10月30日至11月29日,苏州芭蕾舞团带着首部原创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启了首次欧洲巡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苏芭在法国巴黎,德国腓特烈港,荷兰恩斯赫德、阿培尔顿、布雷达、阿姆斯特丹、海牙以及比利时哈瑟尔特、根特四国九城进行了十场演出,通过具有浓郁中国韵味的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呈现给欧洲观众全新的芭蕾体验。 


创新”是舞团的生命力 

2010年,苏芭完成了首部原创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并在台湾高雄首演。该剧以大胆的创意构思和巧妙的文化植入完美诠释莎翁爱情史诗,当中国文化简约意象化的审美与西方芭蕾艺术相“碰撞”,所产生的火花让人着迷。苏芭艺术总监李莹坦言,虽然是七年前的舞剧,但再度被搬上舞台,改动之处微乎其微,这也是苏芭的自信所在。“这是全世界唯一的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不但独一无二,创新的创作理念让它在现在仍然能够接受市场和观众的检验,这是很大的挑战。” 

在李莹看来,苏芭成长十年,创新是舞团的生命力所在。“苏芭的创新代表了一种完整的理念。譬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中,我们创新了舞蹈的编排手法,对剧情重新调整,将三幕剧改成两幕剧,让剧情更加紧凑有活力,音乐的速度也让人保持在兴奋的状态。”李莹表示,真正的创新永不过时。“又比如我们的服装,并不能笼统地说属于某个时代,但是我们将一些传统的中国元素融入其中,比如盘扣,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的东西。因为理念的新意,所以作品不会过时。” 


带着“文化自信”走出去 

苏芭巡演每到一站,都会与当地观众近距离交流。李莹回忆,整个巡演在德国只有一场演出,但是德国的几位观众却让大家感受到欧洲观众对于苏芭、对于中国芭蕾的兴趣。“在德国腓特烈港的演出结束后,几位50多岁的观众找到后台,跟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曾经看过德国两个著名的芭蕾舞团演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而言,苏芭的演出非常具有新意,他们很看好我们舞团,也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 

在李莹看来,苏芭是带着“文化自信”走出去的。“我们将中国的文化渗透到西方的故事中,让西方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解中国文化。”此次欧巡,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评论家,都对苏芭和舞剧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中国驻荷兰大使吴恳看来,虽然芭蕾是源自西方的艺术形式,但中国的当代芭蕾已经有能力创作出原创的舞剧,带着自信重新演绎西方的经典,这代表了中国的一种文化自信。 


十年打造“精品”舞团 

建团十年,苏芭创作了七部原创舞剧,涵盖了不同的风格,舞团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创作理念。“我们用十年的时间来打磨苏州芭蕾舞团。十年中,苏芭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求改变,寻相融’:作为中国的芭蕾舞团,我们不断探求改变,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的传统芭蕾模式;同时,我们也积极寻相融,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创作理念,在创作中融合西方的元素。” 

“个性化”与“国际化”相融合,这正在成为苏州芭蕾舞团的特色标签。当任何一部作品推向市场时,李莹都希望观众——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都可以带着好奇心而来。“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观众好奇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西方故事,外国的观众则想知道西方的经典爱情故事如何中国化。” 

继《罗密欧与朱丽叶》欧洲巡演大获成功,2018年,苏州芭蕾舞团还将带着《唐寅》《西施》《灰姑娘》启动新的巡演。“苏芭的前十年重在积累。未来,我们会逐渐放慢新作的创作进度,逐步增加更多的演出计划。”

编辑 严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