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来了 苏州更美了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苏掀起艺术狂欢

发布时间:2019-04-19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正式在苏州“绽放”。在苏州持续一周的全国现场展演,将集中展示10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艺术表演,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和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广场嘉年华活动。这是全国近年来规模最大,也是彰显学校美育特点最突出最明显的一次展演活动。

看点一:开幕晚会涌动“六艺”首个高潮

昨晚的开幕式晚会可谓“六艺”的首个高潮。一开场,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生代表们陆续以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入场。

随后,全国遴选出的15所学校联袂表演了16个节目,包括舞蹈、合唱、民乐等形式。

晚会的内容分为不同主题。如云南省峨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带来民俗风情舞组合。这组表演将舞蹈艺术与民俗风情进行创新融合,表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主旨。

再如来自苏州的另一个节目,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青少年宫小琼花民族乐团民乐合奏《丝绸之路》,现场演奏非常惊艳,表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好愿景。而重庆市南开中学、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坊众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高级中学、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的同学带来的组舞,则展现了舞动精彩的校园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

晚会谢幕时,观众们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驻足不舍离去。

看点二:一馆“浓缩”全国不同地域特色

昨天下午,“六艺”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全国的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苏州联合工作坊齐亮相,展示出了全国不同地域的美育特色,309幅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更是一场艺术盛宴。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是一项群体性、体验性、互动性、实践性的美术类现场展示项目。项目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包括剪纸、皮影、编织、刺绣、面塑(泥塑)、年画、版画、扎染(蜡染)、创意制作等。旨在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本届学生艺术工作坊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53个工作坊分为“彩梦编染”“抚陶塑形”“墨香书画”“艺境通达”创意空间”等板块。在车坊实验小学、苏州市实验小学、镇湖实验小学、桃坞中心小学和跨塘实验小学五所苏州学校组成的联展“苏韵”工作坊,全方位展示了包括草编、缂丝、苏绣、桃花坞年画等在内的最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距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制作扇面,再根据自己的审美通过手绘、拓印来进行装饰,来自黑龙江省的李忠才正在吴中区横泾实验小学带来的苏扇工坊展台内体验制作一把苏扇的过程,“一直对苏扇文化很感兴趣,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一次制扇过程了。”李忠才拿着正在制作中的折扇笑着说。

看点三:嘉年华诠释苏州美育的普及

昨天晚上6:50,六艺”广场嘉“年华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表演人员来自苏州市的9个团队,每个团队120人,总共1000多人,大部分为小学生。开幕式嘉年华9个节目包括了集体舞、合唱、管乐、小军鼓、踢踏舞、啦啦操等多种形式,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相城区、吴江区、吴中区、张家港市、太仓市、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组成的表演队展现了苏州市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采。

孩子们互相鼓励、相互欣赏,互动感十足,在广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这台精彩的广场嘉年华经过了数次联合彩排,才呈现出了当晚的良好效果。

据“六艺”筹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六艺”开闭幕式场外嘉年华体现了苏州市艺术教育的普及,诠释了艺术教育面向人人的理念。其中,场内展演是艺术精品的展示,场外嘉年华与场内展演的联动则强调的是苏州市艺术教育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观点,与苏州市艺术教育青少年行动计划中,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艺术之美的宗旨呼应,这也是此次展演与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本报记者 袁艺 崔阳阳 金然 陶赟婷 《姑苏晚报》2019年4月16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