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力激发艺术界新质生产力--当代美术馆去年完成8项目
发布时间:2025-01-07
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文化新地标的苏州当代美术馆建设迎来新节点,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幕墙工程基本结束,内装工程全面展开。同时,随着非传统雕塑艺术“填空”的发布,这座不设固定场所的“无边界”美术馆,去年全年8个“空间生产力”项目完美收官,澎湃出艺术界生生不息的“新质生产力”。
从“吃掉”一座巧克力饼干搭建的苏州城的“宋冬:吃城市”,到探究“荒野”与“都市”关系的新加坡艺术家赵仁辉作品“都市荒野侦探”;从挖掘苏州民居、重构老屋历史的纸质艺术“飞屋”,到对中外名画进行再创作的“胡尹萍:杂格咙咚”针线钩织作品展;从聚焦个体心灵世界的“过曝的金丝绒”超现实主义艺术实践,到既展现个性特色又汇聚集体智慧的非传统雕塑艺术“填空”……一年间,苏州当代美术馆抓住场馆筹建的窗口期,在商业中心、图书馆、艺术橱窗等不同空间,创造了一个个独特的现场。
这些“空间生产力”项目把不同艺术门类放到具体的人群、空间中产生互动。艺术家与活动参与者、在地群众,共同探讨多层次社会文化的融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代艺术如何回应银发一族需求、个体在群体中的关系等不同主题,以各异的空间、全新的样态,回应着“新质生产力”在艺术界如何呈现的问题。
在艺术界人士眼中,还在建设中的苏州当代美术馆是一座“前置”的“无边界”美术馆。“美术馆不是单纯的建筑,它是一种关于当代生活的观念和行动,只要有艺术发生,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美术馆。”苏州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晓松说,与传统的美术馆不同,“空间生产力”的所有项目都没有统一的场地,而是根据艺术家与空间的具体情况,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段、虚拟与实体不同平台上“流动”展开。
项目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与在地民众的互动、环境的融合以及公众的参与情况,使项目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包容、动态的文化交流平台。正是秉持着这份理念,美术馆团队利用城市不同的空间,邀请影响力、创造力、执行力兼具的艺术家参与到项目中,与地方民众发生关联,让更多人通过美术馆来深入探究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以往,我们只是把空间当作艺术呈现的背景,注意力只在展品上。其实,在美术馆,空间是知识生产的必要前提,美术馆是一个知识交互、思想激发的平台。”王晓松说,经过这一年的“空间生产力”项目的实践,他越来越感受到,美术馆工作必须对城市的文化有回应,必须赋能城市未来发展。
美术馆的“空间生产力”,就是艺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纵观全年实施的8个项目,无一不“新”,有立足新技术、用影像记录和探究废弃村落未来走向的,有传播新观念、探索美术馆在作品与公众之间构建理解与对话可能的,有搭建新平台、引入国际知名艺术家与当地市民深度互动交流的。苏州当代美术馆正探索着艺术面向未来的新实践。“美术馆的‘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打破传统办馆思路,在‘空间中生产,在地方生根,与行业关联’,从城市的未来出发。”王晓松说。
一年来的探索实践,苏州当代美术馆每个项目都注重体现当代性、在地性与问题的国际性。诚如艺术家们所言,这座美术馆的优势是“生长”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片具备国际化经验、思维、眼光的城区,市民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十分强烈。因此,一批真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愿意将项目落地苏州,并在与当地市民的互动中将艺术理念传播开来。例如,落地“空间生产力”首个项目的艺术家宋冬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艺术家胡尹萍的项目关注银发一族这个世界性话题,视觉艺术家赵仁辉是当前新加坡最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家杨迪则参考艺术社会学的方法用影像呈现“一个”出去又归来的“苏州人”三十年的城市记忆。他们的艺术方法、作品成就,都处于当今国际艺术的前沿,引进这批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园区文化艺术的国际化交流打开新的空间。
记者:陈燕
来源:《姑苏晚报》2025年01月01日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