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文旅”赋能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3-12-15
12月8日至10日,2023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简称“两个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重磅呈现。展会规模达5万平方米、超500家单位和企业参展,铺展出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线上线下参展参会、逛展观众达32万人次,累计进馆达9万人次,线上观众达23万人次,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一场“体育+文旅”的盛宴点亮苏城,让运动热情更好地融入了百姓美好生活。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现代化之城,引来了两个博览会的落户。从今年至2027年,两个博览会将连续5年在苏州举办,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
作为东道主,苏州不仅提供周到细致的展会服务,还充分展示自身的体育文化底蕴、体育旅游资源以及体育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体育新生活,纵深推进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促进体育行业迸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高人气
掀起体育文旅新热潮
两个博览会展厅里,人流涌动、亮点纷呈,体育文化、体旅融合、智慧消费可观可听可体验,掀起了一场体育文旅新热潮。
脚踩轮滑鞋,手拿“护照本”,穿行在各个展区间的宛江海格外吸睛。“一早8点多我就来‘打卡’了,展览规模大、内容丰富,还有好多互动游戏。”家住苏州工业园区的宛江海是一名轮滑教练,他一边翻开手中的“体育文旅护照”炫出特色章印,一边兴奋地说:“马上发个微信朋友圈‘九宫格’,让朋友们都来逛!”
今年60岁的刘云军从辽宁丹东来到苏州参展,细细端详着展柜中的历届奥运会火炬、奖牌,手指着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采集的岩石标本发出感慨:“想不到在这里就能看尽中国体育的珍贵‘第一’。”
“这个展览真的很‘哇塞’!既能了解到很多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也能感受到满满的现代体育‘黑科技’。”苏州“小娘鱼”袁子伊身穿汉服,打起古代“高尔夫”——锤丸。
来到主宾省江苏的展区看到,好几个点位上排起长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戴上VR眼镜,拿着手柄,就能沉浸式体验虚拟高山速降滑雪,观众们直呼过瘾;站在大屏幕前,手握高尔夫球杆,开启体感识别,“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休闲运动……数字化赋能,推动着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发生变革,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让体验者在有限空间里感受到无限乐趣。
首次落户苏州的两个博览会,在策展时特别注重与城市文化的结合。步入苏州展区,地面上的“蓝色水流”成为参观动线的引导,彰显东方水城风韵。射猎、车骑、搏击……一面墙上的汉画像体育拓片,展示了江南传统体育项目,唤起了很多观众的童年回忆。而在另一侧,一段圆弧状的数字跑道引人围观,可以精准记录跑者的运动数据。苏州展区工作人员刘天池介绍,在跑道上配置AI数据采集器,用摄像头识别人脸,跑步成绩、运动排行、健康数据等在终端大屏上全部一目了然。目前,这套数智化设备已运用在美丽的太湖之畔,成功打造国内首条环太湖马拉松数字跑道。
走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展区,除了传统体育项目,还能现场体验到轮滑、飞盘等流行的时尚运动;在内蒙古展区,旱地冰壶、冰蹴壶、桌上冰壶齐聚一堂,观众在游玩打卡的同时也“云赏”到壮美的塞上风光;在湖北展区,VR钓鱼设备可以测出运动者消耗多少卡路里,以及用了多少拉力,中国登山协会在展厅门口搭起户外攀岩体验区……
放眼两个博览会,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各地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国家及国际组团、群众体育及智慧消费四大展区“各美其美”,超500家国内外单位和企业秀出体育文旅方面的“看家本领”,各类实景互动让观众亲身感受体育文旅新风尚。
深融合
链接百姓美好新生活
“近年‘体育+旅游’健身休闲方式发展迅速,将两者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叠加,在地方旅游发展的生态网络中统一规划和战略布局,是探讨城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要命题。”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吴晓梅如是说。
作为本次展会的东道主,苏州也早在体旅融合上下出“先手棋”,从展会上可一窥趋势。南临太湖、北依穹隆山的苏州太湖体育运动休闲小镇,于去年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有苏州市太湖足球运动中心、环太湖1号公路、渔洋湾水上运动中心、香谷里体育公园等,能满足各类运动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
北京冬奥会后,滑雪在长三角成为热门运动。前不久,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开门迎客,滑雪场配备5条坡度各异、最长可达280米的雪道,冰雪乐园则汇集雪山、湖泊、森林等元素,设置20种娱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文体旅商融合的冰雪世界新体验。
透过本届两个博览会这扇窗口,苏州在体旅融合、体医融合、体教融合等“体育+”方面的探索充分展现,让人感受到这种深度融合与当前百姓美好生活的有效链接,由此也引来更多企业看好这方融合发展的沃土。
露营作为多元融合之下一种新业态,从小众化走向大众视野,集体育、旅游、生态、文化、健康、教育等于一体,逐渐成为了百姓生活的常态。踩着木楼梯,走进一座北美复古马车帐篷,里面布置温馨,舒适床铺、独立卫浴、空调等一应俱全,适合一家四口拎包入住。“这是我们营地里特别受欢迎的一款帐篷。”展会现场,多布国际户外休闲连锁营地展区的工作人员周敏介绍,营地还创新开发了炫酷冲浪、桨板瑜伽、洞穴咖啡等爆款产品,并配备专业教练作运动指导,让大家可以远离喧嚣、休闲放松。目前,该营地已有4个项目在北京成功运营,期待通过两个博览会与苏州、上海等全国各地城市的景区合作,让更多人体验露营的新潮玩法。
强引领
共绘体育发展新蓝图
两个博览会既是体育文旅融合的展示平台,也是互通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
其间,两个博览会举办了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体育局长论坛、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总结交流工作会议、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论坛、青少年体育发展论坛、“一带一路”体育文旅合作交流论坛等10余场论坛。超百位体文旅管理者、专家学者、业界精英齐聚苏州,从政府、学术、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视角,开展主题交流探讨,开拓体育发展新思路,服务体育高质量发展。
此外,论坛还邀请了来自世界田径联合会、世界游泳联合会、国际冰球联合会和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嘉宾,分享国际体育发展最新成果,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体育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美丽江苏建设为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机遇条件。”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少军在体育局长论坛上表示,江苏将聚焦产业链升级,加快构建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供需协同,进一步释放体育旅游消费潜力;优化载体平台,全面提升体育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强化要素赋能,着力优化体旅融合发展环境。
体育赋能美好生活,苏州借助两个博览会平台,充分汲取发展经验、汇聚创新资源。“两个博览会连续5年在苏州举办,将对苏州的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苏州市体育局局长阙明清说。目前,苏州已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去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约为122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前列。
据悉,两个博览会计划在5年时间里,实现展会规模达到10万平方米,参展参会单位突破1000家,观众超过50万人次,并建立“走出去”的平台化机制,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形成“体育+”的行业发展新局面。
随着两个博览会的落地开花,苏州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擦亮体育旅游目的地名片,吸引更多高规格的赛事活动落户苏州,带动运动休闲、文化旅游、时尚消费等业态加快发展,促进城市产业和消费升级,让更多体育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来源:《新华日报》2023年12月15日第27版
编辑:本报记者 张珺